“IT英雄”要當“豬倌”,這多少會令人感到意外,可由不得你不信,因為丁磊言之鑿鑿:今年要在浙江湖州、金華一帶搞養豬場,養殖規模10000頭。
而且他還煞有介事地對養殖方式做了設想,說是不同于目前其他養豬場的圈養方式,“我們采取圈養和牧養相結合的方式,30公斤前長骨架的時候圈養,30公斤后都是牧養。”據說,丁磊很快就要帶著一大幫子人去日本考察豬的品種。
這事大家聽著新鮮,所以免不了一擁而上熱炒一番。可是細細咀嚼一下丁磊養豬的初衷,卻品出一股黑色幽默的味道。
一個在網絡界風頭正勁的人物,怎么會突然想去養豬?那是因為實在被“假冒偽劣”的食品坑慘了———飯桌上的佐料,動不動就添加色素甚至工業色素;奶粉有三聚氰胺;豬肉一不小心就注了水……凡此種種,讓丁磊覺得,與其擔驚受怕還不如自己親自上陣。
有人說了,“養豬”這一行,丁磊專業不對口,按照“不熟不做”的原則,他顯然不該碰這棵釘子。
是的,如果按照經濟學理論,在社會化的大分工中,在網絡界已經成名的丁磊,本該繼續從事他所熟悉的互聯網業務,“做大做強”網易才是正道,養豬,是農業專家們應該想的事情。
如果理想化地按照這條道路走,那當然是社會分工明確,財富得以最大化積累。可是,事不湊巧,盡管從亞當·斯密開始,就把“分工”吹得天花亂墜,并被奉為市場經濟的源點。可是,從分工的第一天開始,就一直有一個問題讓經濟學家們頭疼,那就是分工引發的“道德缺失”問題。
分工產業鏈條中,每一個人都是為了自己能賺到錢,過上好日子。如果大家都誠實可信,按古人的說法“童叟無欺”,那自然萬事大吉。但保不齊就有個把人為了多賺點錢偷工減料、以次充好,就像網絡上所流傳的“從大米里認識了石蠟、從火腿里認識了敵敵畏、從咸鴨蛋里認識了蘇丹紅、從銀耳里認識了硫磺、從奶粉里認識了三聚氰胺……”,整個一化學掃盲。
在這個掃盲過程中,其實每個人最樸素的想法都有,這也不行那也不行,干脆自己種自己養算了。丁磊“養豬”只不過是這一想法的極致表現。
只不過,如果人人都將這一極致表現付諸實施,那將是一個莫大的諷刺,那簡直就是獻給經濟學理論的行為藝術。經濟學上,這種“道德缺失”帶來的惡果,往往稱之為市場失靈。這種失靈,從過去到現在,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,可是沒有人拿它有辦法。
有人會出來反駁說:市場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靈中,完成自我調試。其實調試的辦法,無非是大家訂一個契約,每個參與游戲的人,都嚴格遵守契約的約束,然后再設一個守夜人。可惜,這種辦法似乎太笨了,它不但得假設每個人都誠實可靠,還得防著守夜人犯錯。結果,守夜人上面還有守夜人,一個防一個像防賊似的,就連美國人也防出了個次貸危機。
這樣說下去似乎有點悲觀。我想,好不容易走到今天的人,也不會真正極端到個個都學丁磊去自己養豬種菜,回到阡陌縱橫的“村落經濟”時代。但“丁磊養豬”這場行為藝術,卻不得不引起我們深思:我們到底錯在了哪里?難道為了錢我們真的可以什么都拋棄嗎?